6月6日,無錫市特殊教育學校舉辦了一場成人禮儀式。佩戴助聽器的高三學子們目光灼灼,其中八位學生以優異成績通過了高校特殊教育自主招生考試,即將邁入大學校門。這場名為“十八而至 未來可期”的典禮,標誌著學子們的人生新起點,也見證了華夏銀行無錫分行持續八年公益助學的豐碩成果——這些優秀的年輕人,正是無錫分行“融情華夏”公益助學項目首批結對幫扶的學子。八年時光漫過,這場金融與特殊教育的對話,終在寂靜處聽得朵朵花開。
長情如詩 八年潤物細無聲
時間回溯至2017年五四青年節,華夏銀行無錫分行與無錫市特殊教育學校攜手,正式創立“融情華夏”公益助學基地。八年來,華夏銀行無錫分行充分發揮國企擔當,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堅持用金融的溫度、行動的力度傳遞對特教學子的溫暖與關懷,通過搭建專業化的青年志願者活動陣地,組建了具備手語溝通能力的志願服務團隊,著眼對特教學子從基礎幫扶到全面培育,制定了涵蓋物質支援、能力培養、社會融入的多維成長計劃。
八年來,每年定期舉辦“迎新春送溫暖”慰問活動,志願者們帶著禦寒物資和學習禮包走進校園,與孩子們共貼窗花、同寫福字,讓暖流驅散冬日嚴寒。“快樂攜手共度六一”聯歡會成為童心綻放的年度盛會,孩子們用手語《感恩的心》回應真情,無聲的世界裏流淌著歡笑的音符。創新設計的“我是小小蛋糕師”職業體驗中,孩子們從手足無措到成功裱出人生第一個蛋糕,燦爛的笑容明媚了他們的臉龐。在蘇州博物館,孩子們從古代書畫、瓷器、工藝品和出土文物等展品上,享受了一場精彩的視覺盛宴,在開闊眼界的同時,感受作品傳遞的匠人精神。金融知識課堂上,志願者們生動講解人民幣的防偽特徵,用各種視頻案例為孩子們拆解倣冒銀行網站、電信詐騙話術陷阱,金融安全的種子在光影中生根發芽……銀行開放日、愛國主義教育、開設“融情華夏 閱覽天下”專題圖書角等暖心工程,為特教學子們送去濃濃的關懷與祝福,更築起堅實的認知屏障。
花開成海 圓缺處升起朝陽
八年堅守,華夏銀行無錫分行累計幫扶200余名特教學子。一系列活動獲得無錫市團市委、無錫市教育局等部門聯合授予的“‘青春五月’主題團月特色活動”稱號。
2018年深冬,無錫分行青年志願者們在家訪中認識了13歲的聽障女孩小雨,她和8歲的妹妹小興都是先天性耳聾患者,為了讓孩子們接受更好的教育,母親帶著姐妹倆蝸居在一間不足15平米的出租屋內。看到小雨家的情況,青年員工們深受觸動,隨即發起“青春正能量 我們在行動”愛心捐款倡議書,分行100多名團員青年積極響應,僅2天就籌集善款2萬餘元,為小雨購置了專業助聽器。如今,這個曾經內向沉默的女孩即將迎來人生轉折——入職無錫太湖新城假日酒店,成為客房服務部的一員。“是華夏銀行的哥哥姐姐們讓我聽見了夢想的聲音,”小雨用手語説道,“現在我要用我的微笑服務,把這份溫暖傳遞給更多的人。”
15歲的聽障學生小劉曾因家境貧寒多次想輟學,他父親因患病喪失勞動能力,全家靠母親做清潔工維持生計。小劉鬱鬱寡歡,一度非常自閉。分行志願者們了解情況後,與學校共建心理疏導團隊,通過贈送勵志書籍、和他溝通交流、輔導他學習,以及邀請他走進分行實地參觀等措施,漸漸打開了他的心結,眼裏有了光,希望也重新燃起。三年陪伴,最終小劉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高校特殊學生自主招生考試,即將踏入南京特殊教育示範學院,開啟教師生涯第一步。
這些青春的花朵,雖然有缺憾,依然粲然綻放,無錫分行的志願者深深領悟:特殊教育的核心是愛和永不放棄。
未來之路 金融化作春江水
八載春秋,初心如磐。6月6日特教學校的成人禮,參與過結對幫扶的華夏銀行無錫分行前三任團委書記和現任團委成員集體到場,共同見證並傳遞公益接力棒。
“融情華夏”公益助學項目已成為華夏銀行無錫分行踐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標桿,公益助學不是短期工程,而是融入企業發展的責任擔當,正如一位團委書記所説,“我們想做的,不只是給予,而是成為特教孩子生命中的‘光’”。華夏銀行無錫分行通過機制保障和持續投入,助力特教孩子們追逐理想之光,散發智慧之光,傳播溫暖之光,探索出一條“金融賦能教育、教育反哺社會”的愛心接力路徑。
未來,華夏銀行無錫分行將持續完善公益體系,讓責任之樹枝繁葉茂,為特殊群體提供更多支援,助力他們創造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特教學校的操場上傳來孩子們的歡笑,他們或許聽不見世界的喧騰,卻用自己的方式,向世界訴説著希望和力量。華夏銀行無錫分行,以無聲的陪伴書寫有聲的溫暖,金融向善,如春江之水流淌,與歲月共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