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賦新“綠”系列報道
作為“打造科技金融特色、深化綠色金融特色”的重要一翼,華夏銀行將綠色金融注入生態肌理:從水岸的生態修復到園區的迴圈經濟,從企業的低碳技改到城市的節水潔能,從綠色信貸的精準滴灌到碳中和網點的日常運營……每一項行動,都在回答同一個命題:如何讓金融與自然共生,讓發展與生態共贏?“華夏賦新‘綠’”系列專題聚焦華夏銀行各地分行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的實踐,本期走進青島分行。
青島平度,崔侯路上的液冷超充站已然成為地標性存在:藍色超充樁、黑色快充樁,配備洗車服務,日均服務超百台新能源車,休息室裏免費空調、冰鎮飲品、小吃紙巾一應俱全……這樣的充電場站在全國多地都有分佈,它們是華夏銀行青島分行攜手特來電——中國創業板第一股特銳德控股的核心子公司,加速新能源車充電設施建設的寫照。
2025年上半年,全國汽車新註冊登記1250萬輛,同比增長0.68%。其中,新能源汽車562.2萬輛,同比增長27.86%,創下歷史新高。伴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爆髮式增長,充電場站需求相應增加。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發佈的《2024年中國汽車後市場連鎖企業TOP50》,在新能源充電服務類中,特來電高居第一,截至2024年底擁有47845個充電站,充電網路覆蓋全國366個城市、運營超過77.8萬充電終端。今年以來,特來電與比亞迪等新能源汽車廠家達成戰略合作,計劃推動兆瓦閃充網路在全國普及與加速覆蓋。
然而,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高投入與長週期回報,一直是制約行業融資與發展的難題。關鍵時刻,華夏銀行青島分行創新破局,推出“特來電滴灌經銷數貸通”,有效化解行業痛點,這是我國金融業首創的專門針對新能源充電行業、全數字化“審批+放款”的融資産品。
數字金融賦能綠色新基建
“特來電滴灌經銷數貸通”服務對象為需要融資的特來電充電場站經營者,通過華夏銀行開放平臺與特來電大數據雲平臺互聯,依託特來電海量的生態經營數據,獲取經營者經授權的授信相關數據,經過對大數據進行深度分析、萃取、比對、交叉驗真,為融資客戶提供更準確的信用評估,實現對特來電數據資産的價值挖掘。
該産品全流程線上操作,需要採購特來電充電樁等設備的經營者線上提交資料齊全,當日即可進行授信審批及額度審核,大幅提升融資效率和客戶體驗。貸款投放後,通過實時監測充電樁數據等預警方式,強化數字化貸後管理。
借助該産品,華夏銀行青島分行已為特來電100多個新能源充電場站建設提供設備採購融資,帶動近千戶小微客戶增長,産品以其獨特的創新性和深遠的影響力,在山東省金融辦“好品金融”典型案例評選中榮獲“五篇大文章”之綠色金融創新産品獎,同時在青島市綠色金融産品競賽中榮獲一等獎。
便捷服務深化綠色金融特色
華夏銀行青島分行與特來電的合作正將“雙碳”目標具象化為一個個充電場站,這也是青島分行落實華夏銀行“深化綠色金融特色”戰略部署的生動實踐。
2025年,青島分行開展綠色金融“便捷服務”專項行動,從優化流程入手,全面提升綠色融資效率。
提質增效
制定“客戶經理作業檔案”,按月通報項目報審品質,推動服務效率提升。推行“限時辦結制”,合理簡化授信資料,提升移動辦公應用效能,增強數據蒐集、分析和應用能力,切實提高工作品質和管理效率。
優化審批
出臺“綠色金融審批一紙通”,重點項目、重點産品實行差異化審批;針對綠色金融領域“專精特新”客戶設立“綠色審批通道”。
創新流程
建立“綠色金融信貸工廠”作業模式,對符合條件的小微客戶實現批量標準化放款操作,單筆放款業務節約工作時效19個小時。
2025年上半年,華夏銀行青島分行綠色貸款增速17.7%,並實現首筆EOD(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項目貸款、首筆碳減排支援工具等多項新業務突破。
目前,華夏銀行青島分行正計劃通過“華夏銀行-特來電聯名信用卡”等多種産品,為充電客戶群體提供豐富的增值服務。同時,還計劃將金融服務向特來電供應鏈上游延伸,為其供應商同步提供服務,進一步構建金融服務生態。
從充電樁到充電網,從融資創新到生態共贏,華夏銀行與特來電的攜手,不僅是商業合作,更是對綠色未來的共同承諾。在這裡,每一次充電都是對可持續發展的投票,每一筆融資都是驅動“零碳”美好生活的綠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