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個別不法分子假冒在京某持牌金融機構,假借員工身份要求消費者在機構官方APP登記註冊,再通過虛假宣傳“國家補貼”政策將消費者引流至假網站和指定交流軟體,有組織地向群聊成員宣傳“簽到兌換禮品”“免費領取普惠金”“投資虧損維權登記”等活動。不法分子鼓勵群聊成員“拉人頭”式發展新投資者,設置階梯式獎勵規則,誘導群聊成員認購所謂“官方”系列投資産品,承諾高額收益。上述行為具有快速吸收公眾資金特徵,可能涉嫌非法集資、傳銷、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
北京金融監管局提示廣大金融消費者:謹防“假冒金融機構類”集資詐騙。
1.切實提高風險防範意識。時刻牢記高回報伴隨高風險,理性辨別“高額收益”“官方背景”等虛假投資項目,不盲目相信宣傳炒作,不盲從參加“免費”活動,避免不必要的財産損失和個人資訊洩露。
2.通過正規金融機構購買金融産品。選擇經金融監督管理部門批准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持牌金融機構,購買經金融監督管理部門批准、備案的金融産品。消費者可通過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官網查詢銀行保險業金融機構許可證相關資訊(https://xkz.nfra.gov.cn/),通過“金融産品查詢平臺”(https://www.jrcpcx.cn/)查詢産品相關資訊。
3.選擇合法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根據《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等有關規定,國家禁止任何形式的非法集資,因參與非法集資受到的損失,由集資參與人自行承擔。消費者一旦發現自己被騙,應保留好交易記錄等相關證據,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權益。
文章來源: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