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風險提示:警惕假冒銀行卡 謹防錢財受損失

  近期,社會上出現了一些假冒銀行卡騙局,以“消費扶貧”“養老補貼”為幌子,誘導消費者上當受騙、遭受財産損失。北京金融監管局提醒廣大消費者,特別是老年朋友,提高警惕,嚴防此類詐騙。

  假冒銀行卡騙局通常有如下套路:

  套路一:假冒銀行製造混淆。盜用正規銀行字號及品牌標識,採用相近配色方案,試圖以假亂真,並在假銀行卡上印製虛假“官方客服”電話,為後續詐騙創造條件。

  套路二:高額補貼利益引誘。郵寄或散發假銀行卡,謊稱“消費扶貧愛心卡”“養老補貼專用卡”等,宣稱持有該卡可領取高額補貼或享受特殊待遇。

  套路三:虛假平臺製造陷阱。利用虛假APP、網站或客服電話,展示卡內“高額餘額”或謊稱寄送“貴重贈品”,引誘消費者上當受騙。

  套路四:巧立名目騙取錢財。以激活賬戶為藉口,收取“制卡費”“手續費”“保證金”等,騙取錢財。

  套路五:套取客戶個人資訊。不法分子在行騙過程中大肆套取受害者及家人個人資訊,為後續詐騙或其他不法活動創造條件。

  北京金融監管局特別提醒廣大消費者,面對類似詐騙手段,要做到“一認準、二警惕、三堅決、四嚴防、五舉報”,共同守護財産安全。

  一是認準官方渠道。廣大消費者要擦亮眼睛,通過銀行官方客服、官方網站、官方APP或營業網點辦理業務。

  二是牢記“天上不會掉餡餅”。任何聲稱“無需審核即可獲得高額補貼”的説法基本都是詐騙,務必保持清醒,不貪圖小利。

  三是堅決不付不明費用。凡是要求先交錢才能用卡或先付費才能領補貼的,都極有可能是詐騙,切勿向陌生賬戶轉賬匯款。

  四是嚴防資訊洩露。不輕易將身份證等個人證件原件及複印件交予他人代辦業務。不掃描不明二維碼、不點擊可疑連結、不下載不明APP。不向可疑人員透露個人及家人資訊。

  五是及時核實舉報。如遇可疑情況,立即撥打銀行官方客服電話核實。不慎受騙的,請第一時間保存好通話記錄、轉賬憑證、假銀行卡等證據,尋求司法幫助。

  廣大消費者尤其是老年朋友一定要謹慎處理陌生人散發銀行卡、陌生來電、不明快遞等,收到“補貼”“福利”等不明資訊的,要保持清醒、警惕“意外之財”。老年人的親朋好友也要多多關心老人、時常提醒老人警惕銀行卡詐騙,共同守護老人安享晚年。

  文章來源: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網站

圖片1.jpg

華夏銀行信用卡
官方App
華夏銀行信用卡
官方微信
Copyright 版權所有 華夏銀行 京ICP備11019362號 本網站支援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