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誤區真不少 科學用卡知多少
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消費者因經濟壓力加劇、償還能力下降,導致短時期內無法及時償還信用卡欠款,引發大量的信用卡還款方面的投訴。北京銀保監局提醒廣大消費者辦卡用卡需理性,切莫陷入信用卡使用的五個“誤區”:
誤區一:信用卡越多越好。“卡多不是你的錯,你記不清帳單日和還款日就是你的不對了”。信用卡不是越多越好,信用卡太多而記不住還款日和還款金額,不僅有可能損失利息,最重要的是會影響個人信用記錄,還會增加被盜刷的風險。
誤區二:分期付款撿便宜。分期付款不計利息,但是信用卡發行機構要收取一定的手續費。信用卡持卡人在消費前別忘了先查清楚自己卡中的可用餘額和分期付款額度。
誤區三:“以卡養卡”不用還。一些消費者借助“以卡養卡”的方式,通過辦理各種機構的信用卡來交替還錢。“以卡養卡”容易陷入卡債越還越多的不良迴圈,不僅會加速個人杠桿的上升,還會增加違約風險的概率。
誤區四:“最低還款額”免費。信用卡按照最低還款額還款雖然能圖方便,暫時性地減輕還款壓力,但是這種還款方式將會産生信用卡利息。最低還款額度主要是用於解一時之急,如果需要使用最低額度還款,需要提前了解本息共需要歸還多少金額,提前做好打算。
誤區五:疫情期間不還款。疫情期間,各金融機構按照中國銀保監會的要求,為維護消費者權益,出臺了相應的信用卡還款的優惠政策,但這並不代表疫情期間不需要還款。根據銀保監會相關規定,疫情並不能免除所有人信用卡的債務,只有因感染新型肺炎住院治療或隔離人員、疫情防控需要隔離觀察人員、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員以及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人群,無法還款的,可以採取靈活調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個人信貸還款計劃,合理延後還款期限,疫情期間因不便還款發生逾期的,不納入徵信失信記錄。其他消費者仍需按照還款協議的具體約定來進行還款。
北京銀保監局提示消費者:科學認識信用卡,“四步走”安全理性用卡。
第一步,科學認識信用卡。信用卡的主要作用是滿足消費者日常、高頻、小額的生活領域消費需求。消費者應當正確認識信用卡,合理髮揮信用卡的消費支援作用,理性透支消費,不要“以卡養卡”“以貸還貸”“短借長貸”;遵守法律法規、監管要求及信用卡領用合約相關規定,規範使用用途,不將信用卡用於套現、投資經營等非個人消費類透支用途。
第二步,合理規劃信用卡。消費者在申請、使用信用卡時,一定要仔細閱讀信用卡章程及領用合約、計費標準,充分了解信用卡計結息規則、帳單日期、年費/違約金收取方式等信用卡相關資訊。消費者需要結合自己的收入情況、財産狀況,合理刷卡消費,不要過度刷卡。消費時應該量力而行,切莫超額消費,免得一不小心淪為“卡奴”,甚至因信用卡逾期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徵信“污點”。
第三步,安全使用信用卡。消費者在日常消費過程中,應妥善保管個人身份資訊、卡片密碼、卡片背面簽名欄三位數以及手機動態驗證碼等資訊。對陌生號碼、陌生連結、陌生賬號提高警惕,做到不輕信、不透露、不轉賬。刷卡消費時卡片不離開自己視線並核對消費金額。不出租、出借信用卡,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從事洗錢犯罪等違法活動。對長期不使用的信用卡及時到信用卡發行機構作銷戶處理,避免産生年費或被盜用,造成資金損失。
第四步,按時歸還信用卡。消費者拿到信用卡後,要準確了解信用卡的還款日期、帳單日期、還款規則等資訊,合理選擇還款方式。信用卡分期還款和最低還款方式可以暫時緩解壓力,但也會産生相應的費用和利息,消費者應當合理選擇信用卡分期還款或最低還款方式,避免信用卡逾期。使用信用卡時,要養成定時查賬習慣,關注信用卡發行機構在臨近還款日時發送的還款提示短信,做到按時、足額還款,以免因遺忘還款影響個人徵信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