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的關心支援下,華夏銀行于1992年10月在北京成立,是首鋼總公司(現已更名為:首鋼集團有限公司)獨資組建成立的全國性商業銀行。1995年3月,實行股份制改造;2003年9月,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交易(股票代碼:600015),成為全國第五家上市銀行。
成立33年來,華夏銀行始終堅定不移的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北京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及監管要求,積極應對複雜嚴峻的經營環境和多重困難挑戰,經營業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資産規模和經營質效平穩增長,資産品質穩步改善;資産負債結構與盈利結構優化,客戶基礎持續夯實;改革活力不斷釋放,轉型創新力度加大,資本實力不斷提升。截至2025年6月末,總資産規模突破4.5萬億元。截至2024年末,在全國120個地級以上城市設立了44家一級分行、78家二級分行,營業網點總數達963家,員工3.83萬人,形成了“立足經濟中心城市,輻射全國”的機構體系,設有香港分行,控股1家金融租賃公司、1家理財公司和2家村鎮銀行,
2021年,首批入選國內系統重要性銀行。2022年起,連續躋身英國《銀行家》雜誌全球銀行排名50強。在2025年7月英國《銀行家》全球1000家銀行排名中,按一級資本排名全球第47位。
充分發揮香港分行“橋頭堡”作用,深化“內外貿”“本外幣”“離在岸”“結算+融資+財資”四個一體化經營,跨境金融獨具特色,境外債承銷實力躋身國際一線陣營。
在做好經營發展工作的同時,華夏銀行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加強與客戶、股東、員工等利益相關方的溝通與交流,促進企業與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塑造良好的社會形象,致力於成為一家“講政治、創價值、擔責任”的金融機構。不斷提升服務品質和效率,保護消費者權益,積極推行普惠金融理念,推進金融服務鄉村全面振興工作。作為最早發展綠色金融的商業銀行之一,華夏銀行在“雙碳”目標指引下,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先後多次榮獲“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先進單位”“最具社會責任金融機構”“中國銀行業最佳民生金融獎”等多個獎項。
面向未來,華夏銀行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以及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北京市委市政府、金融監管部門工作要求,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強化黨的建設為引領,以推進高品質發展為主題,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著力實施“12345”戰略部署:始終樹立講政治、創價值、擔責任的一種社會形象,傾力打造實現科技金融、綠色金融“雙精彩”兩大經營特色,著力發揮全國性、綜合性、國際性三大方面優勢,深耕細作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經濟圈等四大重點區域,鍛造成為數字銀行、生態銀行、特色銀行、標桿銀行、受人尊敬銀行五大標誌性銀行,奮力譜寫華夏銀行高品質發展新篇章,為新時代首都發展和金融強國建設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