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李女士來到華夏銀行石家莊分行網點辦理理財業務,與理財經理交談過程中透露,她上月在某公司存了20萬塊錢,半年期,利率20%。理財經理意識到李女士提到的“投資”可能是涉嫌非法募集,便請李女士取來當時簽訂的合同查看確認。合同上甲方為某公司,合同內容缺少必要的資訊,僅寫著資金將用於投資南方的養老公寓。銀行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後,考慮到李女士年齡較大,於是電話通知其家屬來到銀行網點,將相關疑慮和提示一併告知李女士一家。同時網路搜索查詢,發現李女士投資的該産品確涉嫌非法集資,在其他城市已經出現投資不清償的情況。
【案例分析】
此案例為典型的非法募集資金案件,該類案件的主要目標群體為中老年人。不法分子利用其風險判別能力相對較低,易受到高利率誘惑等特點,打著“期間短,利率高”的幌子,遊説中老年金融消費者進行“投資”。非法集資公司在消費者投資初期可能會兌付幾期利息,騙取金融消費者的信任,金融消費者一旦抱有投資僥倖心理,盲目追求高收益,便將捲入不法金融活動中並面臨資金損失。
【消保提示】
1.金融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樹立正確的投資觀,對含有“無風險高收益投資”、“期間短,無風險,快速回本”等字眼的宣傳內容應提升警覺,切記“天上不會掉餡餅”,投資時應謹記高回報伴隨著高風險,以免落入不法分子的金融陷阱。
2.消費者應理性選擇與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正規金融理財産品,培養良好的投資理財習慣。投資前消費者應及時了解公司是否具備發行金融産品的資質,銷售人員是否具備從業資格等基本資訊。
3.投資理財時,如發現對方涉嫌非法集資的,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案例提供:華夏銀行石家莊分行
內容編審:總行辦公室消費者權益保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