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澗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在太行山革命老區的深處,山西省平順縣西安善村曾是這樣一個村落:青壯年外出務工,留守村民守著幾畝玉米薄田“靠天吃飯”,每人平均年收入僅千元。但如今,這裡因盛産紅辣椒,成了遠近聞名的“辣椒産業示範村”。這場從“黃土坡”到“聚寶盆”的蛻變,正是華夏銀行太原分行用心用情譜寫的鄉村振興鮮活篇章。
2019年,華夏銀行太原分行派出定點幫扶工作隊入駐西安善村。經過深入調研,工作隊發現當地氣候土壤適宜辣椒種植。於是引入山西田潤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方式啟動辣椒産業項目。幾年間,辣椒種植面積擴展到54畝,建成了涵蓋6000立方米冷藏保鮮庫、日處理10噸級烘乾設備、標準化辣椒醬生産線于一體的全産業鏈,推出鮮椒醬、牛肉醬等系列産品,年産值突破500萬元,並註冊“辣舞出潞”品牌,成功通過SC認證,正向全國市場邁進。
村民趙建民種植的兩畝辣椒年收入超5000元,紅火的日子讓他笑稱:“辣椒比‘金豆子’還值錢!”通過土地流轉、務工分紅和保底收購協議,全村100余戶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年每人平均增收超5000元。“以前種玉米,一年掙不到4000元,現在辣椒廠打工,7個月就賺了1萬6!”村民常聚先的笑臉,詮釋著這場産業變革的意義。
更讓村民暖心的是,除了産業致富,工作隊將駐村當成自己的家,從環境整治到飲水安全,從基本醫療到義務教育,村裏每一個角落都牽動著他們的心。他們不僅為幫扶村翻建改造橋梁、修路、裝路燈、改造水井、蓄水池管道等基礎設施,還改造農戶管網、安裝水錶,為村裏設立“愛心超市”,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年近80歲的常贓旦老人,在村裏生活了一輩子。老人動情地説:“打我記事起,村裏的泥土路就坑坑洼洼,如今,駐村工作隊給村裏修了路,柏油路通到了老百姓家門口,再也不用‘晴天兩腳土,雨天兩腳泥’,心裏別提多高興了!”近幾年來,華夏銀行太原分行累計向幫扶村投放資金230余萬元,籌措政府財政資金400余萬元,用於宜居鄉村建設。
駐村工作隊還創新“一對一”幫扶機制,用真情溫暖孤寡老人和困難家庭。工作隊為90歲脫貧老人郭凡林重建了新房,老人一家三口住進寬敞明亮的磚房;85歲的獨居老人常老東提起工作隊員們就讚不絕口:“工作隊員們隔三岔五就到家裏看我,昨天我腿疼,隊員們給我送來膏藥,比親人還親!”
為了防止返貧,駐村工作隊走村串戶“八必訪”,及時掌握低收入群體的生活情況,逐戶制定增收措施和增收計劃,千方百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在西安善村幫扶工作隊駐地,“平順縣苗莊鎮西安善村聯合黨委”的牌匾格外引人注目。原來,自2022年,長治市平順縣委縣政府在150多個省、市、縣駐村幫扶工作隊中,選定華夏銀行太原分行幫扶的西安善村作為唯一試點,成立了西安善村城鄉聯合黨委,以“黨建搭臺、經濟唱戲,支部創優、群眾增收”為目標,以黨組織聯建方式促進村集體經濟總量和經營性産業收入提升。
華夏銀行太原分行始終堅持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工作,將黨的建設融入金融支援鄉村振興工作全過程、各環節,促進黨建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工作有機融合。在黨建引領下,駐村隊員協助村民找抓手、建平臺、引項目,為當地探索出特色農産品深加工發展、農産品直播帶貨等新路徑。苗莊鎮合作社與周邊30余戶農戶簽訂訂單協議,輻射帶動蔬菜種植、冷鏈物流和深加工一體化發展,形成“種産銷一條龍”的産業格局。駐村工作隊為合作社搭建農産品直播基地,幾場直播下來,讓村民初嘗網紅經濟帶來的實實在在效益。
“紅椒香裏説豐年,聽取歡聲一片”,西安善村那些曾經深藏在太行皺褶裏的貧瘠歲月,已隨山風越飄越遠。在這片古老而年輕的土地上,一幅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的新長卷正在徐徐展開。未來,華夏銀行將繼續以金融之力賦能鄉村振興,讓椒香飄得更遠,讓更多西安善村的蛻變故事在華夏大地精彩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