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向“新”力系列報道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浪潮下,金融活水如何精準滴灌新質生産力,成為銀行業轉型發展的關鍵命題。從小微金融到供應鏈金融,從數字金融到綠色信貸,從科創服務到並購服務,華夏銀行正以産品創新和精準服務,破解企業融資堵點,激活産業升級引擎,與企業、産業共築向“新”力。本期華夏向“新”力系列報道,聚焦華夏銀行西安分行,在絲綢之路起點奏響金融支援新質生産力的時代強音。
秦嶺巍峨,渭水湯湯。十三朝古都的厚重土壤上,澎湃的科創動能正噴薄而出。華夏銀行西安分行,敏銳洞察産業方向,精準助力陜西兩大戰略性新興産業——被譽為“材料之王”的鈦産業鏈與象徵“未來空域”的無人機産業鏈,在絲綢之路起點奏響金融支援新質生産力的時代強音。
鈦谷崛起護航 助力鈦産業鏈騰飛
鈦,這一21世紀的“太空金屬”“海洋金屬”“生命金屬”,構築起國家戰略産業的物質根基。陜西省以全國60%的鈦材料加工量雄踞行業之巔,形成從海綿鈦到鈦複合材料深加工的完整産業鏈,西安—寶雞鈦産業集群如一條鋼鐵巨龍,橫亙在西北工業走廊的核心地帶。這條聚集著眾多科技型企業的産業鏈,既是突破“卡脖子”技術的主戰場,更是陜西打造國際領先製造業集群的關鍵一環。
華夏銀行西安分行展開立體式服務佈局,向上對接産業鏈戰略節點,向下深耕企業個性化需求。通過西安、寶雞兩級分行的聯動機制,建立聯合調研、資源共用的協同網路,為15家鏈上企業繪製“金融服務圖譜”,提供2.2億元融資支援。
其中,為某研究院的難熔金屬加工工藝研究項目提供設備採購資金,助力客戶提升鈦製品加工水準,降低航太、化工、能源、電力冶金等多個重點行業對進口鈦材料依賴度,提升高性能材料國産化率。積極運用貨幣政策工具,為某材料科技公司生産設備數字化升級提供技術改造貸款,助力客戶提升3D列印鈦合金粉末領域的技術水準,確保客戶在市場競爭中保持技術優勢和産能優勢。為某鈦材料科技公司提供流動資金貸款500萬元,確保客戶在國産大飛機相關部件工藝處理中工序連續,及時交付。
2.2 億元融資支援的數字背後,是産業鏈的“強筋健骨”,不僅穩固了陜西“中國鈦谷”的龍頭地位,更讓“鈦鏈”成為彰顯國家材料競爭力的金色名片。
低空經濟啟航 托舉無人機産業禦風而行
當無人機從軍事領域的“偵察尖兵”變身為民用場景的 “多面手”,這項融合人工智慧、5G通信的技術正重構産業經濟版圖。在陜西,依託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科研重鎮的技術積澱,無人機産業鏈已形成完整生態,成為推動“低空經濟”起飛的新引擎。陜西省將其列入重點産業鏈,正因其對電子資訊、智慧製造等産業的輻射帶動效應。
華夏銀行西安分行構建“精準對接、創新服務、協同發展”的服務格局,繪製産業鏈全景圖譜,鎖定無人機整機製造、核心部件生産等關鍵環節。開展“飛行夥伴”計劃,為 3家核心企業定制“研發—生産—銷售”全週期金融方案,先後提供3800萬元的信貸資金,激活産業鏈的創新生態。
其中,為某專注于無人機整機製造的航空科技公司,提供1500萬元信用類貸款,幫助客戶順利完成産能提升和技術升級,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行業品牌影響力增加。華夏銀行的金融創新,不僅助力企業在技術藍海翱翔,更推動陜西成為全國無人機産業的“創新磁極”。
華夏銀行西安分行正以陜西省《高水準推進産業創新集群建設實施方案》為指南,以“鏈長制”思維拓展科技金融新版圖,將鈦鏈與無人機鏈的服務經驗複製到新能源汽車、光子産業等更多戰略領域,構建“金融産品超市+産業鏈服務聯盟+科技企業成長檔案”的三維服務體系。
截至2025年5月末,西安分行科技型企業貸款餘額呈“穩健攀升”態勢,較年初增幅達13.67%。這是分行積極落實華夏銀行“打造科技金融特色”總體部署的成果——從西安高新區的硬科技企業到寶雞工業園的專精特新“小巨人”,金融活水正沿著科技創新的毛細血管滲透至三秦大地的産業肌理。
寫在最後
支援新質生産力企業,就是助力佈局陜西發展的未來。華夏銀行西安分行將繼續強化金融創新,以“一鏈一策”的精準服務,助力陜西搶佔鈦材料深加工制高點,構築低空經濟新增長極,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陜西新篇章貢獻更多的華夏智慧和華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