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古樓衝村的方言課堂
“前幾日我屋裏孫伢子耍手機,差點就遭騙到轉賬咯,虧得先前你宣傳的‘防騙經’,我及時醒過神來,才沒把錢搞脫!”“工作隊講得蠻紮實咧!以前收到大額票子總是心裏莫底,現在學會了識別技巧,再也不怕收到假票子咧。”湖北羅田縣古樓衝村民滿口感謝的“工作隊”是華夏銀行武漢分行駐村工作隊。針對農村地區金融知識薄弱、電信詐騙高發的現狀,武漢分行駐村工作隊創新推出“方言課堂+情景演練”的金融教育模式。
針對村民聽不懂金融術語的難題,工作隊用方言將“徵信”解釋為“信用名聲”,“理財”比喻成“錢生蛋”,複雜概念瞬間通俗化;同時將真實的金融案例進行本土化改編 ,用村民熟悉的“賣稻穀遇假鈔”“冒充村幹部收費”等案例編排情景劇,讓村民沉浸式洞悉詐騙套路。工作隊還將防騙套路編寫成順口溜“陌生鏈,不亂點;驗證碼,不外傳;高收益,是陷阱……”通過村廣場舞隊傳唱普及。
為進一步增加金融教育的生動性和趣味性,工作隊白天在村裏大集設立“金融知識大轉盤”,設置趣味抽獎、有獎問答等互動環節,答對問題可抽生活用品,吸引眾多村民參與。晚上播放《鉅額來電》《反詐風暴》等反詐題材電影和警示教育片,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深化宣傳效果。這種“理論+案例”“講解+互動”“白+黑”的宣傳方式深度融入村民生活場景,贏得村民交口稱讚。村民的金融知識水準和防騙反詐意識顯著提升,2025年協助羅田警方追回刷單詐騙損失8萬元,古樓衝村成為鎮級“反詐示範村”。
正如華夏銀行武漢分行駐村工作隊長舒娟英所説:“用鄉親們的話,講他們關心的事,金融教育才能紮下根。”
金融知識入藏鄉
華夏銀行成都分行駐村幹部通過金融知識進校園、進鄉村雙線行動,連續四年走進藏區——涼山州木裏藏族自治縣瓦廠鎮開展金融知識普及教育活動。在瓦廠鎮重點寄宿制小學,駐村工作隊長期堅持“三個一”工程:每月為學校提供一批金融知識宣傳折頁,每半年組織一次“金融小衛士”課堂講座,每年聯合學校舉辦一次“金融知識萬里行”主題實踐活動,四年來累計覆蓋藏區青少年超1000人次。駐村幹部鄧林結合藏族學生的認知特點,用藏漢雙語向同學們普及貨幣起源、儲蓄意義、防範電信詐騙等基礎金融知識,在宣講中穿插趣味問答,全校師生積極參與互動,幫助少數民族地區青少年樹立正確的金融觀念。
成都分行駐村幹部在藏區小學開展金融知識進校園活動
在瓦廠鎮納子店村委會會議室裏,華夏銀行成都分行駐村幹部正在開辦“金融夜校”,結合鄉村實際需求,為村民講解農村金融政策、防範非法集資、惠農信貸産品等知識,幫助村民提升金融風險防範意識和金融工具應用能力。四年來,駐村工作隊在瓦廠鎮下轄村設立了“金融知識服務點”,不僅每週選定一天定點提供政策諮詢、信貸輔導等服務,還每月舉辦“金融夜校”,針對留守老人、婦女開展“一對一”入戶金融風險排查。駐村幹部將自己的聯繫方式印在農戶家的防火袋上,便於村民在面對涉詐風險時能夠及時向駐村幹部求助。截至目前,駐村工作隊累計舉辦“金融知識進鄉村”宣講活動30余場,覆蓋村民2000余人,幫助識別並避免非法集資陷阱12起,挽回潛在損失超150萬元。
金融普及潤物無聲
華夏銀行昆明分行駐村幹部管偉為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江南村村民打造了金融知識“宣傳陣地”,同時也是村民休閒議事的“陽光客廳”。在這裡,昆明分行第一支部、大理分行黨支部聯合江南村黨支部以“支部共建+政策下鄉”的形式為村民解答小額信貸申請、個人徵信及賬戶使用等村民關心的問題。駐村幹部通過日常走訪,逐戶為村民答疑,助力農戶了解國家惠農惠民政策。平時,駐村幹部還通過“院壩座談”“田間課堂”等形式,用村民聽得懂的方言“一對一”宣講金融常識,揭露電信網路詐騙套路,圍繞“網路刷單”“冒充客服退款”“以房養老”等典型案例,幫助村民識破“虛假中獎”“養老投資陷阱”等詐騙手段,守好老百姓的錢袋子。
截至目前,昆明分行駐村幹部已累計開展案例警示宣講15場,覆蓋群眾500余人次;僅2025年上半年,就幫助村民識別並成功攔截多起異常轉賬,避免經濟損失超35萬餘元。
昆明分行駐村幹部在駐村開設反詐課堂
駐村幹部還開啟金融消保宣傳新路徑,結合鄉村建築風貌,將防範電信詐騙標語、理性投資理念以生動鮮活的藝術符號形式繪製在鄉村巷道的墻面;緊貼傳統農耕時節,把“警惕高利誘惑,守護辛苦積蓄”“理性借貸助生産,合理儲蓄惠生活”等金融宣傳對聯張貼于村民院落門楣;開設鄉村書法小課堂,教小朋友們執筆書寫金融知識標語。在與村民的溝通交流中,金融知識和惠民政策已化作“家常話”“順口溜”,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融入村民日常生活,有效提升群眾金融素養和防詐能力。
金融教育改變鄉村
“鄉村振興,金融素養是地基!”華夏銀行紹興分行駐村幹部倪慧婷在制定《王湖村金融知識普及三年行動計劃》時,把上浦鎮王湖村村民的金融素養提升列為駐村核心任務之一。一場場“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金融課成為了駐村幹部發揮專業優勢、推動産業發展、解決民生難題的“先導工程”。針對留守老人科普社保卡使用、假幣識別、防“養老集資”騙局;針對村裏創業青年科普小額信貸申請、電商支付安全、財務記賬技巧;針對婦女群體科普家庭理財規劃、“刷單”陷阱揭秘;針對村幹部科普集體經濟賬戶管理、惠農政策解讀。駐村幹部組建“金融服務站”,培訓村委會骨幹、致富能手等15人成為義務宣傳員。他們在村活動室開辦金融夜校,累計開課18場,覆蓋800余人次 ;在田間地頭開辦田埂微課堂,講解農業保險,給養殖戶演示“惠農貸”申請,現場解決信貸疑問40余件;在村小賣部設立金融諮詢臺,發放《一圖看懂手機銀行操作指南》,協助110位村民激活並使用手機銀行;通過村口大喇叭每日播放金融宣傳知識、利用村民微信群推送動畫版反詐小劇場、聯動線上直播讓村民與駐村幹部面對面答疑。
從“知識賦能”到“行為改變”,村民的金融知識水準和風險防範意識顯著提升,主動識別並舉報可疑金融活動20余次,成功攔截電信詐騙3起,止損12萬元,2024年全村電信詐騙案件零發生。金融服務利用率翻倍,使用手機銀行的村民從10人增至210人。
紹興分行駐村幹部了解村民金融知識需求
結語
從深山到草原,從田間到課堂,2021年至今,華夏銀行26個單位已累計派駐駐村幹部120余名,開展各類金融知識宣傳教育活動百餘場。尤其是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擔當新使命 消保縣域行”專項活動開展以來,駐村幹部積極響應號召,他們用“接地氣”的方式,讓金融知識“活起來”,防騙意識“強起來”,更讓駐村村民的心“暖起來”。
金融消保不僅是知識普及,更是對百姓生活的守護。華夏銀行將繼續以駐村幹部為紐帶,深化“金融+鄉村”聯動模式,讓金融消保之風拂遍田間地頭,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多金融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