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下旬以來,北京遭遇極端強降雨。作為首都國企,華夏銀行牢記使命和責任,聞“汛”而動,迅速響應,築牢安全防線,強化金融支撐,助力災後重建,與受災群眾和企業風雨同舟。
紓困解難,注入重建“強動能”
面對汛情衝擊,華夏銀行心繫受災小微企業和農戶,迅速啟動應急響應,綜合運用貸款展期、續貸、利率優惠等“所有”紓困政策,優先保障首都地區基礎設施修復和農業生産恢復方面的信貸需求,為災區重建提供金融支撐。
金融服務“不斷檔” …
依託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等全天候渠道,7x24小時高效響應客戶需求,確保業務處理“零延誤”,保障防汛救災資金安全高效流轉。依託2025年全新上線的,針對小微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小額信用數字化融資産品“龍商貸”,向受災小微企業客戶提供從申請、簽約到提款、還款的全流程數字化操作,充分滿足小微客戶“短小頻急”的用款需求,為受災小微客戶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金融支援。
紓困政策“長續航”…
聚焦災情後小微經營主體恢復生産與災後重建需求,針對小微企業、農戶、個人客戶因災情等原因貸款還款存在壓力的情況,提供無還本續貸服務,實現信貸資金“無縫銜接”,助力企業和群眾渡過難關、重拾發展動力。截至7月末,華夏銀行2025年已為北京地區近600戶小微企業累計發放無還本續貸超36億元。
減費讓利“真實惠” …
根據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變動情況,動態調整小微企業貸款利率,認真貫徹落實金融服務收費的各項政策,積極承擔信貸發生過程中抵押登記、押品評估等費用,著力降低小微企業信貸綜合融資成本。
便民服務“暖人心” …
密雲、懷柔、房山、延慶等轄內網點通過簡化受災證明辦理、延長服務時間、設立流動服務點、提供應急取現和挂失補卡專屬綠色通道等一系列措施化身“暖心驛站”。同時堅持做好檢查排水系統、儲備沙袋和雨傘、鋪設防滑墊、放置警示牌、備足防汛物資等措施,在保障穩定運營的同時為群眾提供臨時安置點,努力成為汛情期間的“避風港”。
守望相助,華夏情暖第一線
物資馳援,心繫災區 …
北京分行相關支行網點主動擔當,快速響應,緊密聯動地方政府做好支援幫扶。密雲支行第一時間聯繫密雲區受災最嚴重的太師屯鎮,在災情發生後24小時內,支行聯合華夏銀行駐村書記組建“愛心突擊隊”,緊急籌備4800瓶礦泉水、1000根火腿腸、200桶速食麵和200袋麵包等生活必需品,冒雨趕赴接收點,緩解群眾燃眉之急。鎮政府工作人員由衷感嘆:“華夏銀行真是雪中送炭!”
房山支行在了解到數千名群眾需緊急轉移後,立即對接區政府,深入受災鄉鎮摸排需求,量身定制金融服務方案,為區屬企業提供救災貸款,為其他受災企業辦理延期還本付息,讓金融暖流直達災區。
駐村幹部,衝鋒在前 …
華夏銀行派駐密雲區、延慶區的6名駐村書記迅速成立村級防汛專班,依託熟悉村情的優勢,完成全村房屋、用電等隱患排查,逐戶轉移安置困難群眾。作為與幫扶村的“紐帶”,他們讓華夏銀行的擔當在鄉村彰顯,成為群眾信賴的金融“家人”。與此同時,北京分行青年志願服務隊,主動與受災地區街道社區聯繫對接,協助開展清淤、消殺和搶修、秩序維護等志願工作,以“隨時待命、全力支援”的承諾詮釋了新時代金融青年的使命擔當。
愛心捐款,情深意長 …
華夏銀行總行機關黨委發出愛心捐款號召,1475名員工積極響應,捐款共計148370元。8月12日-13日,華夏銀行總行安排專人前往密雲、延慶地區6個對口幫扶村開展慰問,將愛心捐款送至6個受災村的村書記手中,為受災群眾紓困助一臂之力。
與此同時,華夏銀行北京分行組織員工向密雲水庫保護公益基金會捐款152262元。
暴雨可以衝垮道路,卻衝不垮信念;洪水可以淹沒田地,卻淹沒不了希望。華夏銀行堅信,在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北京人民必將戰勝困難。華夏銀行將持續堅守“金融為民”初心,密切跟蹤受災地區需求,動態優化金融支援政策,在毫不鬆懈築牢防汛安全屏障的同時,做受災地區和群眾最堅實的金融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