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北京、新疆兩地産業和經貿合作,將北京科技、人才、金融、文化領域優勢與新疆資源、區位、應用場景優勢相結合,實現“雙向奔赴、雙向賦能、雙向發展”,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揮部聯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于8月12日在烏魯木齊市舉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産業援疆集中推介活動。期間,北京-新疆經濟合作洽談活動將通過集中展示北京優勢科技成果、京疆産業合作成效及新疆産業集群優勢,搭建多層次、多維度的交流合作平臺。北京企業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深化新疆合作,助推新疆産業結構優化升級,推動區域協調發展邁上新臺階。
天山雪松根連根,京疆人民心連心。第十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吹響新時代援疆工作集結號,明確要求推動對口支援從“輸血”向“造血”轉型。華夏銀行22年如一日深耕天山南北,將首都金融的熱血注入廣袤新疆大地,用5000億元融資的“金融活水”澆灌京疆兩地深化區域協同、促進共同發展的纍纍碩果。
穩健經營,以實力底蘊築牢發展根基
2003年,華夏銀行作為首批全國性股份制銀行進駐新疆,在烏魯木齊設立分行,便將“服務國家戰略、助力新疆發展”寫入基因。二十二載春華秋實,分行制定“資源配置優先、信貸審批優先、人才保障優先;政策傾斜、額度傾斜、利率傾斜”政策,金融服務覆蓋全疆各地州,14家分支機構,以穩健經營為新疆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支撐,更以“零案件、零事故”的合規底色,彰顯首都金融企業的責任擔當。
黨建領航,以機制創新賦能精準滴灌
華夏銀行黨委將援疆工作納入戰略全局,構建“四位一體”保障體系。
頂層設計強統籌
制定專項金融支援方案,成立工作專班,開通綠色通道,在資源配置、信貸管理、人才保障等方面傾斜政策。
高層推動促對接
總行黨委班子成員每年赴疆調研,將自治區“産業集群”“一港兩區五大中心”等重大戰略轉化為金融方案,制定差異化支援政策。
組織保障固根基
在疆設立21個黨支部,打造近400人專業化團隊,讓黨旗在金融服務一線高高飄揚,為可持續發展注入紅色動能。
人才賦能促融合
總行選派10余名骨幹赴疆交流,與本地幹部“共居共學、共事共樂、共建共用”,培育一支“帶不走”的金融鐵軍。
金融賦能,以多元服務支撐實體經濟
“新疆需要什麼,我們就支援什麼!”華夏銀行緊扣新疆發展脈搏,以“全牌照+全週期”金融服務助力新疆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重大項目“壓艙石”
累計為“塔裏木盆地溫宿油氣項目”“中歐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冷鏈物流”等戰略工程提供融資超800億元,債券承銷業務穩居疆內前三。
産業集群“強引擎”
圍繞能源、基建、製造、農産品加工等領域,為自治區重點企業融資近1800億元,推動傳統産業轉型升級。
兵團發展“添動能”
與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簽署戰略協議,累計融資超1500億元,支援屯墾戍邊與“兵地融合”。
小微企業“解急難”
創新“短平快”模式,為中小微企業融資1419億元,降低財務成本5億元;推出“飼料貸”“畜牧貸”等特色産品,惠及南北疆小微農戶超3億元。
情係民生,以責任擔當共促團結繁榮
京疆協同發展不僅是經濟互惠,更是民心相通。華夏銀行將社會責任融入血脈,捐贈資金3170萬元助力和田地區發展,書寫民族團結的“金融篇章”。
駐村工作“顯溫度”
2017—2025年累計選派27名骨幹(含2名分行黨委成員)開展駐村工作,8年來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學習”共築家園。探索出“1+6”幫扶模式,以教育、消費、産業、就業、金融、公益幫扶為抓手進行精準幫扶,激發幫扶地區內生動力,增強“造血”功能。
産業振興“見實效”
發展壯大村特色經濟,建立産業幫扶基金重點項目,重點聚焦和田地區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探索綠色金融有效賦能鄉村振興幫扶路徑,實施了“華夏銀行惠民超市”“華夏銀行扶貧煤場”“華夏銀行扶貧夜市”等惠民項目,增加幫扶地區村集體收入。
教育幫扶“亮希望”
扶智育才固根本,華夏銀行投入135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教育幫扶,先後設立“華夏銀行幼兒園”“華夏銀行圖書室”,改擴建阿熱勒小學、古江巴格中學、和田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項目,初步形成從學前教育到義務教育,再到職業教育的系列教育幫扶體系,惠及學生及教職工1萬餘名,為和田地區人才培養發揮積極作用。
榮譽見證“展初心”
華夏銀行烏魯木齊分行連續多年獲評“新疆金融先鋒號”“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在駐村、民族團結、鄉村振興考核中屢獲最優等級,用實際行動詮釋“金融向善”的力量。
以此次北京-新疆經濟合作洽談活動為契機,華夏銀行將借助“京新合作平臺”,積極引入北京的科技與市場資源,充分發揮其“投、融、顧、信”全鏈條金融優勢,精準對接新疆企業需求,助力技術升級與品牌輸出。華夏銀行將以本次活動為新起點,不斷深化合作,在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中持續貢獻首都金融力量,讓民族團結之花在共同發展中常開長盛,攜手各方共同書寫區域協調發展的精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