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夏天怕曬,現在盼著天天曬!”山東農戶李大姐看著自家屋頂,指著成排的光伏板笑容滿面。她參與的戶用光伏電站項目,讓屋頂的瓦片變“金片”,每年能帶來近2萬元的穩定收入。
這一變化,源於華夏銀行常州分行攜手合作夥伴推出的市場首單25年期綠色信託計劃。這個項目就像一位“陽光紅娘”,精心地在城市資金與農村資源之間“牽線搭橋”,讓農戶的屋頂化身“綠色電站”,農戶每月能有1800-2000元的租金收入。
何以首單?
這是行業首單面向個人投資者的25年期主動管理型綠色股權投資信託:華夏銀行聯合天合富家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華能貴誠信託有限公司,共同推出“天合綠電産業投資1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及“睿夏綠電5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
投資門檻親民:
作為市場首單面向個人投資者的長期綠色信託,它為普通投資者打開了參與綠色能源投資的大門。
收益來源透明:
匯集的投資資金投向農戶的屋頂光伏電站,收益完全來自光伏電站的實際發電收入(優先支付的農戶租金和投資者收益均源於此),每月進行“發電量-電網結算單-現金流”三流合一核驗,確保每一分錢都對應可追溯的綠色資産,真正體現了“受人之托、代人理財”的信託本源。
超長期:
一投就是25年!相當於現在種一棵“陽光搖錢樹”,未來四分之一個世紀都能躺賺“陽光收益”。
退出機制靈活:
未來通過公募REITs、資産證券化等方式實現資金良性迴圈,為投資者提供更多元的退出選擇。
資金投向山東、河南、江蘇、湖北、廣西五省區1.6萬戶農戶的屋頂光伏電站,總投資超過15億元。
這些分佈在千家萬戶屋頂的光伏電站,總規模超過450兆瓦,每年可減少36.48萬噸二氧化碳排放——相當於種300萬棵樹,20萬輛經濟型轎車停開一年,“綠色信託”當之無愧!
為什麼能“穩穩”25年?
面對25年的超長投資週期,如何保證收益穩定?項目構建了三重保障體系:
資金安全有銀行盯著:
華夏銀行常州分行作為資金託管和監管行,全程監控資金流向,為項目資金安全築牢防線。
發電效率有專家管著:
天合富家依託數字化運維平臺和廣泛的渠道網路,實時監測每戶發電數據和設備情況,就像給每個電站配備了“全天候管家”。
風險防控有智慧系統:
華能信託構建“事前篩選-事中管控-事後緩釋”全流程風險控制體系,通過AI驅動的智慧監控與“三流比對”機制,確保每一分信託資金都對應可追溯的綠色資産。
更給力的是,項目獲得了中誠信綠色金融最高等級G-1認證,這可是一枚不折不扣的“品質金牌”。
當金融遇見陽光,當城市連接鄉村,華夏銀行正通過創新實踐,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照進現實。
華夏銀行將持續踐行“打造科技金融特色、深化綠色金融特色”戰略部署,以此次合作為起點,進一步深化與合作夥伴的協同,不斷創新綠色金融産品,優化服務體系,為實現“雙碳”目標注入持久金融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