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業貸款業務已然成為各家商業銀行看好的一片藍海,然而,這片藍海正逐漸成為紅海。
據銀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12月末,全國用於小微企業的貸款(包括小型微型企業貸款、個體工商戶貸款和小微企業主貸款)餘額達14.77萬億元,其中小型微型企業貸款餘額12.04萬億元,比全部貸款增速高2.62個百分點,增量比上年同期多19.6億元。
“通常開展小微貸款業務採用的是大數法則,信貸員勞動量大、成本高,且很難有效控制不良貸款率。”華夏銀行中小企業信貸部總經理盧小群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平臺金融模式似乎找到了答案。
小微貸款已成紅海
自2009年下半年,民生銀行定位為“做民營企業的銀行、小微企業的銀行、高端客戶的銀行”後,其小微貸款餘額從2009年末的448億元增加到2012年末的3169.51億元,佔全行貸款的比重達到23.07%。民生銀行也借此一躍成為股份制銀行前三名。
戰略轉型與亮麗業績,不僅得到了資本市場的認同,同業也紛紛將戰略中心轉向小微貸款,目前小微業務已成為各大商業銀行緊盯的一塊肥肉。
在已公佈年報的上市銀行中,有多家銀行明確列出了投向小微企業的貸款餘額。其中,民生銀行貸款餘額3169.51億元,工商銀行境內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8400.76億元,佔比22.2%。招商銀行雖然小微企業貸款餘額僅為1771.39億元,但2012年末較年初增長104.91%。
除此之外,寧波銀行稱今年內將發行80億元金融債券、設立10億元信用貸款,以進一步專注小微企業特色金融業務;渣打銀行也于近日宣佈,已獲得銀監會和中國央行批准,發行總額為人民幣50億元金融債券,將全部用於支援小微企業貸款。
華夏銀行廣州分行行長肖良茂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稱,“今年第一季度的信貸規模全都在中小企業裏邊,大企業基本上沒有放貸。小微和個人業務信貸資産佔了全部信貸資産的40%,以後這個比例還會提高。”
傳統模式亟待完善
小微企業貸款已成為各大商業銀行競爭焦點,但高風險正逐步顯現。
融資成本高、融資産品不靈活是傳統小微貸的兩大劣勢。
當前,多家銀行開展小微貸款運用大數法則,寄望于眾多小微企業分散貸款風險。但大數法則背後,需要銀行以較多的信貸員,將較高利率水準的貸款借給企業。以小微貸款規模最高的工行為例,截至去年末,其小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構超過1400家,從業員工達3.5萬人。
據記者了解,某家以小微金融擅長的股份制銀行小微貸款信貸員有幾近瘋狂的激勵機制,甚至有些經理人的激勵,已超過年報中公佈的董事長待遇。正是由於較高的激勵機制,小微貸款利率很難處於較低水準。
歐神諾陶瓷總經理助理殷曉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以往跟銀行合作通常是一種有固定期限的,一年或者三個月,比如承兌匯票,也包括一些發票融資,但並不能解決我們經銷商的融資難和融資貴問題。”
惠泉美居副總經理何恩則認為,每年年末是企業現金回籠的高峰期,而過年後兩三個月現金流很緊張,但銀行一貸就要一年,結果可能是,企業有錢時,銀行放款,而企業需要現金時,又找不到來源。當前多數銀行的小微貸款産品,不能及時解決企業資金緊張問題,否則就需使用較長時間資金,白白繳納利息。
平臺金融模式
如何將資金更精準的貸給小微企業,且既能提高資金運轉效率,還能降低貸款成本?盧小群認為,依靠大數法則並不能完全解決以上問題,但“平臺金融”可以。
“我們是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商,‘平臺金融’是以中型客戶為平臺,服務其上下游及周邊的小微企業。”盧小群描述的華夏銀行“平臺金融”業務模式,是將傳統的企業融資、現金管理、資金結算等金融服務電子化的系統平臺。
對此,廣東奧飛動漫財務總監鄧金華表示,“這個‘平臺金融’最重要的是能隨借隨還的線上融資功能,降低了貸款成本。我計算了下,這個産品給我們的經銷商利率水準,大概是基準利率20%左右。通過向我們下游經銷商貸款,降低我們的應收賬款,改善了我們的財務結構,這對上市公司而言很有幫助。”
眾所週知,小微貸款由於企業缺少正規的財務報表等原因,貸款利率一直處於較高水準。銀監會規定,商業銀行在收益覆蓋成本和風險的前提下,根據風險水準、資本回報要求以及當地市場利率水準等因素,在國家利率政策允許的浮動範圍內,自主確定貸款利率。因此各大銀行的小微貸款利率大都較高。
而盧小群向記者表示,“如果一個客戶經理一天只能幹一筆,我們卻能一天干100筆,每筆成本自然就能降下來,而且貸款可以隨借隨還,提高資金週轉速度,當然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平臺金融’模式下的小微企業的融資期限很少超過6個月的貸款,基本上兩三個月。”
對於如何構建平臺金融,艾瑞諮詢集團金融行業分析師王維東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銀行和網際網路結合的核心點就三個:金融服務渠道電子化、金融産品售賣電子化、價格降低化,“結合”的關鍵點在於擁有大量的金融數據,如果沒有海量數據基礎,就不會有真正意義的“金融電子化”。
不過,華夏銀行的“平臺金融”嘗試同樣也有需要改進的空間。歐神諾經銷商向記者透露,雖然核心企業在廣東,但經銷商卻分佈在全國,該平臺需要全國的經銷商都到廣東本地開戶,而且是每隔三年審批一次,如果經銷商可以就近開戶、審批就能進一步節省成本。
據銀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12月末,全國用於小微企業的貸款(包括小型微型企業貸款、個體工商戶貸款和小微企業主貸款)餘額達14.77萬億元,其中小型微型企業貸款餘額12.04萬億元,比全部貸款增速高2.62個百分點,增量比上年同期多19.6億元。
“通常開展小微貸款業務採用的是大數法則,信貸員勞動量大、成本高,且很難有效控制不良貸款率。”華夏銀行中小企業信貸部總經理盧小群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平臺金融模式似乎找到了答案。
小微貸款已成紅海
自2009年下半年,民生銀行定位為“做民營企業的銀行、小微企業的銀行、高端客戶的銀行”後,其小微貸款餘額從2009年末的448億元增加到2012年末的3169.51億元,佔全行貸款的比重達到23.07%。民生銀行也借此一躍成為股份制銀行前三名。
戰略轉型與亮麗業績,不僅得到了資本市場的認同,同業也紛紛將戰略中心轉向小微貸款,目前小微業務已成為各大商業銀行緊盯的一塊肥肉。
在已公佈年報的上市銀行中,有多家銀行明確列出了投向小微企業的貸款餘額。其中,民生銀行貸款餘額3169.51億元,工商銀行境內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8400.76億元,佔比22.2%。招商銀行雖然小微企業貸款餘額僅為1771.39億元,但2012年末較年初增長104.91%。
除此之外,寧波銀行稱今年內將發行80億元金融債券、設立10億元信用貸款,以進一步專注小微企業特色金融業務;渣打銀行也于近日宣佈,已獲得銀監會和中國央行批准,發行總額為人民幣50億元金融債券,將全部用於支援小微企業貸款。
華夏銀行廣州分行行長肖良茂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稱,“今年第一季度的信貸規模全都在中小企業裏邊,大企業基本上沒有放貸。小微和個人業務信貸資産佔了全部信貸資産的40%,以後這個比例還會提高。”
傳統模式亟待完善
小微企業貸款已成為各大商業銀行競爭焦點,但高風險正逐步顯現。
融資成本高、融資産品不靈活是傳統小微貸的兩大劣勢。
當前,多家銀行開展小微貸款運用大數法則,寄望于眾多小微企業分散貸款風險。但大數法則背後,需要銀行以較多的信貸員,將較高利率水準的貸款借給企業。以小微貸款規模最高的工行為例,截至去年末,其小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構超過1400家,從業員工達3.5萬人。
據記者了解,某家以小微金融擅長的股份制銀行小微貸款信貸員有幾近瘋狂的激勵機制,甚至有些經理人的激勵,已超過年報中公佈的董事長待遇。正是由於較高的激勵機制,小微貸款利率很難處於較低水準。
歐神諾陶瓷總經理助理殷曉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以往跟銀行合作通常是一種有固定期限的,一年或者三個月,比如承兌匯票,也包括一些發票融資,但並不能解決我們經銷商的融資難和融資貴問題。”
惠泉美居副總經理何恩則認為,每年年末是企業現金回籠的高峰期,而過年後兩三個月現金流很緊張,但銀行一貸就要一年,結果可能是,企業有錢時,銀行放款,而企業需要現金時,又找不到來源。當前多數銀行的小微貸款産品,不能及時解決企業資金緊張問題,否則就需使用較長時間資金,白白繳納利息。
平臺金融模式
如何將資金更精準的貸給小微企業,且既能提高資金運轉效率,還能降低貸款成本?盧小群認為,依靠大數法則並不能完全解決以上問題,但“平臺金融”可以。
“我們是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商,‘平臺金融’是以中型客戶為平臺,服務其上下游及周邊的小微企業。”盧小群描述的華夏銀行“平臺金融”業務模式,是將傳統的企業融資、現金管理、資金結算等金融服務電子化的系統平臺。
對此,廣東奧飛動漫財務總監鄧金華表示,“這個‘平臺金融’最重要的是能隨借隨還的線上融資功能,降低了貸款成本。我計算了下,這個産品給我們的經銷商利率水準,大概是基準利率20%左右。通過向我們下游經銷商貸款,降低我們的應收賬款,改善了我們的財務結構,這對上市公司而言很有幫助。”
眾所週知,小微貸款由於企業缺少正規的財務報表等原因,貸款利率一直處於較高水準。銀監會規定,商業銀行在收益覆蓋成本和風險的前提下,根據風險水準、資本回報要求以及當地市場利率水準等因素,在國家利率政策允許的浮動範圍內,自主確定貸款利率。因此各大銀行的小微貸款利率大都較高。
而盧小群向記者表示,“如果一個客戶經理一天只能幹一筆,我們卻能一天干100筆,每筆成本自然就能降下來,而且貸款可以隨借隨還,提高資金週轉速度,當然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平臺金融’模式下的小微企業的融資期限很少超過6個月的貸款,基本上兩三個月。”
對於如何構建平臺金融,艾瑞諮詢集團金融行業分析師王維東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銀行和網際網路結合的核心點就三個:金融服務渠道電子化、金融産品售賣電子化、價格降低化,“結合”的關鍵點在於擁有大量的金融數據,如果沒有海量數據基礎,就不會有真正意義的“金融電子化”。
不過,華夏銀行的“平臺金融”嘗試同樣也有需要改進的空間。歐神諾經銷商向記者透露,雖然核心企業在廣東,但經銷商卻分佈在全國,該平臺需要全國的經銷商都到廣東本地開戶,而且是每隔三年審批一次,如果經銷商可以就近開戶、審批就能進一步節省成本。